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5:30:55
《规划》明确,在能源建设规模上,十二五期间,安徽将按照加快皖北、加强皖中、优化皖南的原则,优化能源建设布局。
未来三年农网投资复合增速超过15%,拉动配网设备需求增长农网改造升级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2011年中期开始,农网进入大规模投入期,预计未来三年,农网投资复合增速超过15%,同时农网改造将促进城网改造升级加速,对配网设备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智能配电年均投资超过1500亿元,配用电自动化是下一个投资重点十二五期间,两网公司在智能配电环节年均投资超过1,500亿元。
3:特高压招标有望加速推进,景气度显着提升。2011年,配网景气度明显高于电气设备行业其他细分板块,2012年,电气设备行业景气度依然呈现分化趋势,结构性投资机会将会延续:1:智能变电站走出试点期,进入大规模铺开期。十二五期间,智能变电环节投资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新建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约5100座、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约1000座,对智能变电站保护设备与监控系统产品需求超过120亿元,对在线监测系统产品需求超过60亿元,需求旺盛,行业步入景气周期。智能变电环节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智能变电站吹响进攻号角国家电网已经完成了两批共计74座智能变电站试点项目招标,非试点项目也已开始招标,智能变电站开始进入大规模铺开期。特高压5300亿元不再遥远十二五期间,两网公司将投资约5300亿元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其中特高压直流投资额度约2311亿元,特高压交流投资额度约2989亿元。
2:农网改造升级力度持续加大,拉动配网行业景气持续提升。前期,受特高压争议影响,特高压推进步伐放缓,随着淮南上海第二条特高压线获得核准及晋东南特高压线扩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国网加快了特高压推进步伐,预计随着扩建工程通过负荷实验运行后,特高压招标将加速推进,对相关设备需求将带来切实利好。在煤价方面,发改委规定,自明年1月1日起,煤炭企业供应给电力企业的合同煤价涨幅不得超过上年合同价格的5%,同时主要港口5500大卡的市场电煤平仓价格最高不得超过每吨800元,而直达运输市场的电煤价格控制在不高于今年4月的水平。
长效机制何来200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煤电联动机制,规定以不少于六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据中电联统计部主任薛静介绍,中部、东北和西部等上网电价较低地区的火电企业,由于无法承受煤价上涨的压力,绝大部分已经陷入巨亏。根据2003年国办下发的《电价改革方案》,上网电价改革的方向是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价格由供需各方竞争形成。持续多年的煤电顶牛,使得多数业内人士相信,彻底扭转煤电循环涨价的局面,必须重启尘封多年的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考虑煤电运的价格形成机制,从而使得电价能够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也认为,有效推进煤电联动,首先需要有透明的规则,透明的煤电联动机制可以厘清电力企业的成本,这样联动周期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适当调短,并形成有上有下的上网电价,避免当前电价单边上涨的局面。可能还是采用分省约谈当地大企业的方式来限制煤价吧。
据他介绍,现在山西省内4500大卡动力煤的坑口煤价已经涨至330元/吨,到厂煤价已经接近700元/吨。电量电价主要反映发电厂变动成本的补偿,与燃料费用及管理成本密切相关。但近十年过后,改革方案中确定的厂网分离、输配分离、建立电力市场、实行新电价机制等改革目标仅第一项基本实现。晋南电厂的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煤电双方谈判并不处于均势,合同对煤炭方面的约束并没有那么强。
物价涨幅回落也给了政府在年末上调电价的空间。然而煤电联动终究不是一个市场定价制度。软缺电最新数据显示,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约为3000万千瓦,相当于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3%。他说:煤电联动暗含的逻辑是:煤价涨多少,电价就补多少。
这就是2004年来煤价从每吨200多元涨到800多元的原因。另一方面,连续上涨的电煤价格和冬季可能出现的较大缺口,又迫使决策层不得不再次拿出煤电联动的办法,安抚电企以实现平稳过冬。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清理整顿涉煤基金和收费的举措可以显著降低煤炭企业的成本,也会降低煤炭价格。为缓解煤电价格矛盾,促进煤炭和电力行业协调健康发展,保障迎峰度冬期间电力供应,有必要加强调控,稳定电煤价格。
业内一致的观点是,与2001年左右因装机容量不足而导致电力紧缺局面不同,今年的电荒是由于无法完成煤电交易、产销流程与资金链条出现断裂而引起的人为因素停机,属于软缺电。由于容量电价在发电厂建成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基本固定了,如能按照62号文要求实行两部制电价,那电煤的价格变化多少,就可以直接反映到电量电价上。山西省中南部13家电厂上报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的文件提到,13家火电企业今年1月至10月累计亏损32.89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已达111%,资不抵债企业数量上升至10家。缓解通胀压力一直是今年的核心议题,年关逼近之时,CPI已从7月6.5%的高点连续回落。他认为,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分开是实现电价市场化的第一步。但是,发改委并未具体说明落实限价令的措施。
涨电价的同时限煤价,这一非常之举仍未着眼于建立破解煤电僵局的长效机制连续处于高位的通胀一回落,拖延多时的电价上涨即启动。我倒想看看万一市场煤真的突破了800元/吨,发改委会以什么手段来惩罚违规煤企?更多的质疑集中于限价令的可行性。
与前几轮煤电联动不同,此番上调电价,国家发改委打出的是一套压煤保电的组合拳。合同煤的兑现率不足40%,电力企业呼吁了多年都无法得到切实解决。
合同煤涨幅在5%之内还好控制,就是不知道国家以什么新的方式来控制市场煤了。11月30日,全国动力煤价格风向标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为847元/吨。
在电力监管部门看来,国内没有统一的大型电煤交易市场,不可能做到有效监控每一笔交易。但他担心其是否能落到实处:在有关方面出台详细文件之前,指望地方政府自发取消这类收费不现实。在过渡时期,上网电价主要实行两部制电价,其中,容量电价由政府制定,电量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市场开始相信物价涨幅已确定进入回落通道。
电厂无钱买煤,无钱存煤,平均存煤量仅够一周左右,一些电厂出现缺煤停机。因此,这次在上调电价的同时,发改委还出手限制煤价。
更重要的是,这一在电价改革到位前的临时措施,却逐渐变成了一种长期的制度安排,结果造成煤电价格轮番上涨。现在仍是一部制电价,决策层在执行煤电联动时根本无法判断煤价上涨100元/吨对4毛钱/度的电价影响究竟有多大。
自2004年煤电联动出台后,电煤价格从不到300元/吨上涨到847元/吨,而电价的上涨幅度不到40%,几乎每次上调电价之后,煤价也会追涨,造成轮番循环上涨。黑龙江龙煤集团一位高层告诉《财经》记者,现在尚未收到具体的约束煤价的文件。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山西煤炭年产超8亿吨,但省内发电企业亏损非常严重。再不上调电价,我们厂肯定要停机了。比如不少煤企和电厂谈价格都是定价不定量,到时候给电企的量少一点不就是涨价了吗?发改委连合同煤变相涨价的猫腻都查不出来,更别说这次要干预市场煤了。煤价限得住吗限价令一出,已迈入计划、市场双轨制的煤炭价格会否如政府预期的那样得到控制,便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12月1日,晋南一家大型燃煤电厂负责人在电话里告诉《财经》记者。一位煤炭工业协会人士向《财经》记者抱怨:大范围限制市场煤价是倒退回计划经济时代。
煤电联动规则透明化之后,至少可以将过渡时期的煤电价格关系理顺,让煤电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不再出现煤电价格倒挂导致电厂越发电越亏损进而形成软缺电的现象。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公布:10月份 CPI同比上涨5.5%,涨幅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落。
接近国家能源局的人士表示,在现行电力体制下,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均被锁死,上游发电企业的成本变动无法直接传导至下游的用户,原料成本与终端产品无法形成直接对应关系,只能通过反应较为滞后的审批手段来实现调节。至此,电价完成了年内第三次上涨。
发表评论
留言: